今年的315晚會,我們可能不是觀眾,而是一名候選選手。
315晚會,歷來關注的都是與消費者人日常關系密切的消費現象,一般緊跟當下的消費熱點,曝光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重重“黑幕”。智能鎖行業作為近兩年蓬勃發展、受人關注的朝陽行業,但在過去的一年爆發了多起不利于消費者權益的風波,門鎖作為直接關乎消費者的家居安全的產品,確實很難讓消費者更放心,我們理由成為今年315晚會曝光的“候選者”。
早在2014年,智能鎖行業方興,中央電視臺《每周質量報告》節目曾曝光過傳統門鎖的安全問題。當時,不少業內人士大呼“智能鎖的春天來了”。加之近兩年踩上消費升級與智能家居的大潮,智能鎖行業進入狂歡時刻,充滿激情、野蠻與瘋狂。未曾料到,剛進入2019年,智能鎖也被央視盯上了,還是央視《每周質量報告》這個欄目,在1月份播出的一期節目中對智能鎖“小黑盒”事件進行揭露,讓智能鎖淪為眾矢之的。
智能鎖業內人士都知道,這個問題早在2018年年中的時候就已經暴露,并引起了行業震蕩,但當時大家或忙于自證清白,或僥幸看戲,中招企業也沒有痛定思痛,發力整改,以至于半年后被央視揭發,讓整個智能鎖行業淪為眾矢之的。而在“小黑盒”事件出現到被揭發的窗口期,相關部門就已經對行業發出了一個重要的警醒信號。
2018年12月份,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智能鎖行業進行了專項抽檢,并在官網公布了《2018年電子門鎖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結果》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這次智能鎖抽檢,共抽查34家企業生產的34批次產品,檢出11批次不合格,不合格檢出率為32.4%。
由于智能鎖行業發展迅猛,相關行業標準和規范嚴重滯后,除了產品技術問題外,行業中潛藏的可能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雷區也正逐漸顯露。
2019年新春過后,智能鎖行業中就爆出在線上銷量大戶某智能鎖電商品牌倒閉關店,十幾萬用戶的產品售后難以為繼。智能鎖本質上一種高度依賴售后的家居安防產品,但大多消費者對智能鎖對售后的依賴程度感知不強,選擇產品時可能會輕視售后因素的重要性,而廠商因故將售后的鍋甩給用戶,本身就是對消費者的隱瞞欺詐。在行業野蠻發展的背景下,更有很多雜牌智能鎖利用消費者對智能鎖的不了解,把劣質產品以低價“一錘子”買賣賣給用戶,規避自身責任和義務,最終還是消費者的權益蒙受損害。
“千億藍海假說”和這些年的突飛猛進,讓智能鎖在這兩年吸引了不少燈光,但行業的野蠻發展和相應規范、配套的滯后,衍生出來的各種問題在燈光下也會暴露和放大。既然這個行業已經被央視盯上一次了,在315再接受一次全國人民的審判也不是不可能。若真如此,浪潮才真的來了。